韩红艳:四十年中国朱鹮保护之路-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韩红艳:四十年中国朱鹮保护之路
发布时间:2023-11-03      作者:韩红艳    来源:《光明日报》    访问量:5165次  分享到:

【光明书话】  

  中国朱鹮的保护史,是一部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趣味的传奇历史,也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好诠释。自2020年始,笔者与作家莫伸、齐安瑾多次深入朱鹮发现地洋县及周边地区,采访了数十位朱鹮保护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重现的翅膀——中国朱鹮保护纪实》。这部强调文学与科学“亲密接触”的著作,以40年的朱鹮保护之路为经,以朱鹮保护过程中丰富生动的事件为纬,全方位讲述了中国朱鹮拯救和保护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

  朱鹮被称为“东方宝石”,与人类比邻而居,翩跹起舞时能看到翼下绯红色的飞羽,但曾经的生态危机让它们处于濒危灭绝的状态。自197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朱鹮野外考察队在三年多的时间里,走遍大江南北,寻找朱鹮。1981年,考察队队长刘荫增在几近绝望的情况下,提出第三次深入陕西省洋县考察,最终在秦岭深处发现了全世界仅存的七只朱鹮。由于面对的是全新的物种保护,科研工作者就“原地保护”还是“捕捉饲养”进行了激烈讨论,最终选择了原地保护。如今看来,这一选择非常明智。

  资料显示,朱鹮属于候鸟,每到冬季就会由北向南迁徙。一旦朱鹮冬季飞走,三年多的寻找成果就会瞬间归零。况且,朱鹮吃些什么?有什么生存禁忌?是怎样筑巢繁育的?千头万绪的问题都摆放在保护者的面前。这些问题中,只要有一条做不到位,后果将不堪设想。面对这些困难,保护者们采用日夜紧盯的方式,一点一滴地观察摸索,使朱鹮的数量开始出现了缓慢增长。为了万无一失,保护者还开展了朱鹮的人工饲养,以防止物种由于意想不到的灾难而灭绝。历经40多年的努力,最终使朱鹮达到了今天世界范围内的一万余只。

  历史上,人类对朱鹮的猎杀,是朱鹮濒临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朱鹮飞翔能力强,觅食范围广,跟踪保护的难度极大。1982年,距发现七只朱鹮才一年零两个月,其中一只朱鹮在飞往平缓地带觅食时便遭遇意外猎杀。1990年,又发生了一天内连续枪杀三只朱鹮的恶性案件。由于破案迅速,惩处及时,各级政府采取了卓有成效的宣传和保护措施,并通过日积月累的坚持,最终使保护朱鹮蔚然成风,形成了今天人鹮相伴、人鹮相安的局面。

  朱鹮的发现和保护过程,具有较大的书写空间,在叙述拯救保护朱鹮的故事时,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一空间,并借助历史资料、古代典籍、私人回忆文章等,采用多角度的叙事手法予以表现。同时,对专业技术性强的内容,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采用生活化、文学化的方式来表述,不少地方采用俗语、俚语,让语言朴实生动,让情节曲折耐看,给作品的叙述插上了诗意的翅膀,让读者在文学审美中了解拯救朱鹮的过程,展现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生命呼应。

  我们曾跋涉在洋县的高山密林中,近距离地观察朱鹮的珍贵与神秘,感受秦岭玄妙的生命奇迹。在与朱鹮保护者们的深度交流中,探寻拯救朱鹮成功的科学奥秘,采用拟人化的视角,准确而细致地讲述朱鹮的生物生态习性和活动规律,描述了朱鹮的历史分布地、栖息地环境等,传递了保护朱鹮的科学技术手段,揭秘了拯救朱鹮为什么被生物界称为是“拯救濒危物种的典范”。

  和诸多鸟类一样,朱鹮在生存过程中也面对着许多天敌。以蛇为例,它对朱鹮的攻击诡谲巧妙,伤害性极大。数据表明,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每年朱鹮的繁殖率都将降低百分之五十,甚至更多。为了防止蛇以及鼬科动物偷袭巢树上的朱鹮,保护者们在朱鹮筑巢的树下搭帐篷派人看护,想方设法地保护朱鹮。

  朱鹮和人类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们一样会感冒、有肠胃病等。这些疾病对朱鹮形成了极大威胁。保护者们和医疗界紧密结合,对朱鹮生病、骨折、受到蛇及鼬科动物伤害等进行积极救治。当我们得知洋县的医生常常为朱鹮喂药、静脉输液、拍CT、做手术时,大为惊奇。事实证明,保护朱鹮的过程不仅是一部艰苦的奋斗史,而且是一部求知的科研史。为了科学而精准地叙述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保护举措及知识,我们除了查阅有关朱鹮的资料档案外,最重要的是深入采访,就每一具体事物多方了解,反复求证。当鸟类学、医学以及诸多的学科知识与保护朱鹮的具体实践得以结合时,整个过程就变得异常生动,趣味无穷。我们感受到了这一点,也努力用自己的写作,用文学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传达这一切,将探索鸟类奥秘的乐趣带给广大的读者。

  在采写中我们感受到,保护朱鹮意识的建立过程是一场持续的“接力赛”,它是政策、法律、宣传、利益的综合推动与形成。自发现朱鹮开始,从中央到地方的报刊不间断地进行宣传报道,让朱鹮成为民众熟知的“国宝”;法律对猎杀朱鹮者的严厉惩处,极大震慑了那些猎鸟者;政策的正确导向,推动着农民由于保护朱鹮而获益。由此可见,朱鹮的保护历程,促进了人们保护生态的意识,促进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所有这一切的获知,都让我们从思想上受益;所有这一切的书写,也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蒙受启迪并涵养心得。虽然生态文学不能直接作用于现实,但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观念,甚至可以影响和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如今,拯救朱鹮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拯救濒危物种的典范”。“朱鹮之乡”洋县由于保护生态而成为“有机农业”大县,朱鹮成为洋县、陕西省乃至中国的“生态名片”和“文化名片”。在对外交往中,朱鹮每每作为“友好使者”,被送往日本、韩国等,为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来往和联系架设了很好的桥梁。

  《重现的翅膀——中国朱鹮保护纪实》一书,力图生动形象地呈现拯救朱鹮的前世今生,做到文学性和科学性两翼齐飞。我们希望以全景式的描述、充满乐趣的故事、准确而生动的撰写,彰显其科普价值和生态保护理念,并向世界描绘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使广大读者获得科普知识和生活乐趣。这也是新时代赋予文学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韩红艳,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原文刊登在《光明日报》2023年11月02日11版:光明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