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采访王琳杰博士-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媒体聚焦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媒体聚焦
人民网采访王琳杰博士
发布时间:2024-04-12         来源:宣传信息中心    访问量:923次  分享到:

人民网-陕西频道 2024-04-12

秦岭保护微访谈

王琳杰:采取综合型措施促进秦岭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1712886521116706.jpeg

陕西省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博士王琳杰。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它东西贯穿,南北分隔,也是华北与西南的天然屏障。秦岭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集成了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多重核心要素。

近日,陕西省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博士王琳杰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她表示,秦岭地区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发生了显著的正向变化,特别是秦岭陕西段,目前拥有着我国顶级的生态空间。这些变化不仅是自然演替的结果,更是人为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果的直接体现。

“从植被覆盖率来看,秦岭地区通过采取封育保护、退耕禁牧、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植被覆盖率,增强了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在王琳杰看来,植被覆盖率的提升进一步促进了地区气候的稳定,增强了秦岭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同时也为多样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

近年来,秦岭地区对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红豆杉、珙桐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长环境进行了有效保护和修复,大幅度提升了这些物种的生存条件。“通过科学研究和有效监测,相关部门及时调整保护策略,有效控制了人为干扰,为秦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在污染防治方面,随着环保政策的严格执行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秦岭地区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处理得到了显著改善。王琳杰在采访中谈到,特别是在重点区域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的持续推进下,秦岭周边的水体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也有所提升,为秦岭生态环境改善创造了有利条件。

1712886587108689.jpeg

无人机视角下的秦岭。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供图

当前,秦岭地区逐步蹚出了一条兼顾生态与发展的路径,如何进一步平衡好秦岭生态保护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秦岭生态可持续发展?

“秦岭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科研和社会价值,秦岭的生态环境状况关系到区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王琳杰认为,应当坚守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采取综合型措施促进其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

“要强化生态系统监测管理与恢复。加快‘空天地网一体化’监测监管体系建设,持续加强秦岭‘五乱’问题督查。健全常态化、长效化保护机制,增强生态系统管理,包括恢复受损生态系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预防外来物种入侵等。”王琳杰说,特别是要加大对关键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力度,做好秦岭生态廊道建设,确保其生态功能不受威胁。

在高质量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王琳杰建议,引导和鼓励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强对生态敏感区域的产业规划和布局调整,限制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建设,发展“生态+”等生态友好型产业,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用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推进数字秦岭建设,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加强秦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顶层设计,深挖秦岭文化内涵,面向世界讲好“秦岭故事”。

“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也尤为重要。”王琳杰表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同时,未来应推进国家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形成国家统一意志和行动,加强跨区域、跨部门的合作,形成上下游共治的良好局面,从而实现秦岭“山青、水净、坡绿”的保护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