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逝的青春:辍学儿童背后的思考-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早逝的青春:辍学儿童背后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2-12-18      作者:佚名    来源:$EndFalse$    访问量:3012次  分享到:


  11月16日,贵州省毕节5名男孩因在垃圾箱内生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事件发生后,引发全社会的热议和高度关注。面对这一社会现象,需要继续思考: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悲剧发生?如何形成制度化的治理办法防止类似事件重演?

  在整个事件中,孩子们的辍学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这也是影响孩子们行为选择的重要外因。在整个推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职责链条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家长承担着各自的权责角色。在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防止学生辍学领域,作为主管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机构——教育行政部门,明确政策导向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是其首要的职责,而学校则是具体执行相应教育政策和使用教育资源的场所,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包含着一种作为监护机构的意义,二者对于儿童学校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

  目前辍学现象的发生受到不少因素的影响。首先,城乡教育资源分布相对不均衡,虽然义务教育既涵盖城市地区,也涵盖了农村地区,但是城乡教育资源的投入是存在差别的。一定程度上,在城市形成了一种“教育过度化”的趋势,而在农村则出现“教育不足”的局面,农村义务教育的配套资源相对不足就容易引发适龄儿童辍学的社会现象。其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大量农民工进城打工谋生,这一群体社会流动频繁,不少适龄入学儿童作为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涌入城市,但由于城市教育资源限制及其户籍身份影响,随迁子女也很难有机会接受到同等质量的城市义务教育,也有一部分孩子由于现实条件所限无法跟随父母进城打工而变成留守儿童,成为人们常说的“613860部队(61指儿童、38指妇女、60指老人)”中的一员,而且近年来农村“空心化”的程度逐渐增大,适龄入学儿童不断流失,进一步加剧了辍学现象的恶化。另外,由于农村特殊的地理空间格局,人员居住相对分散,部分农村地区学校生源数量出现问题,学校定点实现教育资源配置愈加困难,以致学校数量分布与适龄入学儿童需求并不完全匹配。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下适龄儿童辍学现象时有发生。

  整体上看,辍学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层面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多个不同领域的问题。要治理辍学问题,关键在于要能形成多管齐下、共同治理的社会局面,需要用一种整体思维去解决问题。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说,除了公共部门持续提供资源支撑义务教育,也需要调动和引导其他一些社会资源投入,包括社会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要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成为防止学生辍学问题发生的一股新的建设性力量。

  首要考虑的是采取源头治理的方案,对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考虑在以下两个方面继续加强工作:一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民政、公安、城管、基层社区、学校等),组织专门的调查力量,进行统计,登记录入,形成档案,建立对辍学、流浪、失学儿童分类管理的信息数据库,并开展相应的预防工作、应急服务工作以及权益保障工作;二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与基层社区联系,在各个社区内部选定相应的社区教育代表,并由这些社区教育代表与辍学儿童、贫困学生及其家庭进行日常的沟通交流,开展观察工作。对于学校来说,一是建立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常规性互动的联系机制,促进学校与家长的信息交流,增加对孩子的了解和理解,并做好相应的工作预案;二是可以积极引入专业性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协助学校工作人员去解决问题,降低适龄儿童辍学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