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村印象-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袁家村印象
发布时间:2013-03-19      作者:佚名    来源:$EndFalse$    访问量:2138次  分享到:


  陕西礼泉烟霞镇的袁家村,地处唐太宗李世民昭陵脚下,是体验关中民俗印象的绝佳去处。初来乍到,便知晓村子有着不同凡响的历史,村名“袁家村”系华国锋亲笔所写。从气派的村门进去,中央是一尊高大的毛泽东雕塑,两旁为整齐划一的村民住宅。村口左边的村史馆门楼古色古香,记载着袁家村往昔的贫困和现在的富裕。在贫困和富裕的转变中,袁家村第三十六任队长、传奇人物郭裕禄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集体富裕发展模式带来最现代化又最乡土的村庄,一方面村里办企业,投资餐饮业、房地产、影视业;另一方面这里又复活了明清以来的关中农家生活,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扑面而来。一路走来,大家连连称赞不虚此行。
 
  正值寒冬,街上行人不多,很是宁静安逸。建筑中间时而夹杂着一些仿古的房屋,各处角角落落时不时点缀着古旧的马车、车轱辘,平添了些许古朴雅致。主干道尽头丁字路口处,建筑开始各具特色,一些农户把自家的门厅修的雅致气派,村民说这些都是为了适应游客越来越多的发展趋势,不久刚翻修的,并且丁字路口右边也是一排排正在新建的村舍。左走,是与古街平行的农家小院一条街,可以吃到地道的农家饭菜,还可以约人在此喝茶、打牌。农家小院为典型的关中村舍,朱红色的门厅简朴大气,庭院中间或种些竹子,干枯的葫芦藤下还挂有小葫芦,古朴的八仙桌和椅子,也似在等着游客的到来。只是寒冬时节,游人多躲进挂着蓝花棉印布帘温暖的房间,院中只留着空空的落寞。
 
  古街是袁家村的精髓,康庄的大门口是青砖灰瓦的牌坊,古旧朴实的木质门框,显示着历史的沧桑。青石铺就的民间小吃街,各种传统作坊排在街道两旁,满溢着世俗生活各种各样浓淡不一的香气,让人回味不断。最先闻到炸蝎子的香气,只是吃蝎子很需要勇气;五味斋粮食醋,是酸的要命的香,农家酿造,游客买时直接从大缸中舀出;香油坊的浓香,让人觉得头发衣服似乎都有了香气;德瑞恒老油坊菜籽油的香气,在大作坊中久久绕梁,穿着花衣服的女子坐镇柜前;高粱酒“女儿红”醇香浓烈,沁入脾肺,刺激着五官;还有稻香村的醪糟、百花源的蜂蜜店铺,均为纯手工制作的农家吃食。在小吃街三岔路口,有一家卖辣子的店铺,几头带着眼罩的毛驴闷头拉着石磨,把油光发亮的辣子碾成碎末,柜台上、店铺中都弥漫着辛辣的芬芳。这些店铺为游客提供着各式传统手工技艺的体验,亲眼目睹和亲自尝试后,才能切实感受到大唐盛世的遗韵,关中风情的美妙。
 
  一条浅浅的水沟穿过了整条民间小吃街,赋予其包涵滋润的灵气。小街上排列着吃喝玩乐的店铺,一边走一边吃,卢氏豆腐坊门口排起长长的队伍,豆花和平时吃的豆腐脑还不一样,散落在碗中的不是细腻切成条块的豆腐,而是像鸡蛋絮一样的豆腐花,拌着各色调味和韭菜,吃到嘴里味道不错,一碗下肚,说不出的美味。沿街而过,锅盔馍馍、烙面、饸饹、野菜饺子,还有小时候爱吃的廖化糖,沾着厚厚的一层芝麻。有些店铺太小,桌椅直接摆放在街上,游人坐下吃饭,就能把小街挤得严严实实。一路走着吃着,到最后已经没肚子吃了,就大包小包买回家再吃。有吃的地方,自然要有喝的地方,“童济功”茶坊,据说是光绪三年的建筑,一溜街摆开桌椅。墙边上有个老者在唱戏,自弹着弦琴,地道的关中调调游荡回肠。一字排开的长嘴大铜壶,在挂着灯笼的茶楼上自在地冒着热气,游人三三两两地坐在凳子上,也不惧冬天的寒冷,谈笑喝茶。三岔路口左走,里面都是茶楼,有露天的、有室内的,可以想象盛夏时候在瓜藤蔓下悠闲喝茶的惬意。
 
  还有些店铺卖民间手工艺品。有家卖葫芦的小店,店中密密麻麻地串联着小葫芦,用红色的丝线绑起来,“葫芦”象征着“福禄”,在国人的眼中自是讨彩的好兆头;传统的织布机摆在小屋中,只是前面少了织布的女子;一位老者正在制作皮影,复杂的线条一刀一刀刻出来,多是些才子佳人英雄的皮影;永泰和布坊,民间艺人绘制的形形色色的马勺脸谱,关中的大红剪纸……各种各样民间的手艺,勾起的是美好的回忆。
 
  袁家村重现了昔日关中的地域文化,散发着饮食男女世俗生活的浓浓气息。游人中老人、小孩、年轻人居多,老人是为了怀旧,看着眼前的农家小院,回忆自己青春年少时候的生活;孩子是为了看新鲜,因为城市中这些景致已经消失掉了;年轻人则三五成群,热衷于返璞归真,寻找田园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