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层看发展 贴近实际促科研-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动态
深入基层看发展 贴近实际促科研
发布时间:2011-06-02      作者:佚名    来源:《院报》    访问量:3599次  分享到:


  从实践中挖掘研究课题,在调研中推动理论创新。近日,由我院文学艺术研究所所长莫伸、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人文杂志》社社长杨明丽、政治与法律研究所副所长郭兴全等各领域专家组成的综合调研组对陕西高速公路现有和在建的部分项目进行了全面考察调研。

  秦岭作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天然屏障,一直以“难于上青天”著称,被司马迁称作“天下之大阻也”,该地交通道路建设和有序运行对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具有明显的推促和带动作用。此次调研中,专家们实地考察走访了西商高速、西康高速、安康至陕川界高速公路以及获得国家技术进步一等奖、隧道建设规模居世界第一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等穿越秦岭的道路隧道。调研组深入建设工地和管理所站进行实地考察,先后通过座谈交流、现场提问、收集原始文字资料等方式,对高速公路的设计开发、科研攻关、技术引进、管理理念,以及建成后收费标准的制定、道路对全省交通事业的影响与贡献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性考察。

  此次“社科专家走三秦(走交通)”综合调研组,由我院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专业、不同研究领域的社科专家组成,旨在通过各领域专家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视角的分析解读,借助思想和理论的融合与碰撞,更客观、更全面地分析现实的发展成就及存在问题。考察中,既有经济学专家对道路经济价值及其对社会发展意义的分析,又有文学家基于人文关怀,对道路建设改变当地群众生活与观念的考量,还有社会学研究者从绿色环保、城乡一体化建设等视角出发的思考和认识。


“社科专家走三秦”专家组在国家高速沪陕线西安至商州高速公路建设工地调研考察

  调研中,专家们深入基层,走访一线实际,通过具体的考察和切身体会来感知陕西高速公路的建设成就及其影响。我院文学艺术研究所所长、著名作家莫伸表示:陕西历来是农业的文学大省,尽管时代在飞速发展,高科技和现代化所蕴涵的一切方式和手段从各个方面向我们一波接一波地涌来,却罕有作家艺术家们去理解并表现它们,许多作家和艺术家生活在当代,思维方式和生活理念却停留在从前。这使得文学艺术的理论研究要么变成一种距现实生活很远的语言游戏,要么变成一种与现实生活毫无关联也毫无意义的空谈。社科专家深入一线走高速走交通,以真切和鲜活的方式来感受当代交通建设者们所面临的一切,对今后研究摆脱无的放矢,更好地融入生活和时代大有裨益。

  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认为:“高速公路的带动、辐射功能,加速了陕西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大批工业园区、产业基地、产业带在高速公路沿线应运而生。这次基层调研我们所行走的道路,是诗人李白咏叹的‘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蜀道,是‘猿猱欲度愁攀援’的十万秦巴大山,但置身其间,却丝毫没有感觉到交通的不便。满眼看到的是工程建设中对环境的保护;满耳听到的是建设和管理中取得的成就。我们搞理论研究往往接触的是抽象和宏观,这次考察具体而切身的感受体验,对于我们今后有针对性地科学研究道路经济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人文杂志》社社长杨明丽则指出,此次形式生动的考察调研,从高速公路建设的宏观到微观让研究领域不同、视角和思路不同的专家们进行交流和探讨,从而形成思想的对接和碰撞,使研究者能够更客观全面地来看待交通建设方面的得与失,并对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如何应对群众对路桥收费过高反映强烈等社会敏感问题有了更为深入地认识和了解。

  自去年“社科专家走三秦”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多次组织专家下基层考察调研,其目的主要在于解决科研中存在的书斋研究多而实际接触少,理论概括多而贴近现实少的通病。此次“社科专家走三秦(走交通)”活动中,调研组专家们一致认为:只有走进基层,深入一线,才能更多地发现社会现实存在的问题,研究才能论而有物,谈而有据,思而有知,成果才能向着既突出理论,又参与实践,还贴近需求的方向跟进。大家纷纷表示,今后的科研工作更要以社会现实为支撑,将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解决社会问题,推动课题研究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社科专家走三秦”调研组专家参观国家高速包茂线包家山公路隧道建设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