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画”与活着的历史 ——《中国户县农民画》推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科研成果
“活着的画”与活着的历史 ——《中国户县农民画》推介
发布时间:2011-04-29         来源:新闻宣传中心    访问量:3985次  分享到:
    1975年9月,法国“巴黎双年展”上,80幅户县农民画获得很高评价——“当人们看了其他参加者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画已经死了,而真正活着的画是在人民的中国”(《巴黎日报》)。  

    这些“活着的画”植根于中国户县最原始的剪纸、壁画、年画、刺绣等民间艺术中,经过近10年的孕育、历练和培养,才得以从三秦大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今天,50年过去了,中国户县农民画历经光华途程,终于由原来的一枝独秀,发展成全国遍地开花、难以取代的一个独立画种。  

    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艺术现象,户县农民画具足了农民画作为一个画种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也包容了农民画这种艺术形式的各种形态。在坚持为基层服务、开展普及活动、举办不同形式训练班的过程中,户县农民画作者们创作了十几万难以准确计数的画作。透过这些户县农民画,可以窥见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中国社会特别是新农村社会演进的生动图景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精神风貌,极具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价值。为了更好总结、梳理与研究户县农民画这一民族民间艺术奇葩,从2004年起,我院王西平研究员便开始了对相关画作的收集整理和拍摄编录,调查走访众多作者和知情人,上下求索、披沙拣金、锲而不舍。终于,2011年1月,王西平主编《中国户县农民画》大画册由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中国户县农民画》以历史的发展作“经”,以作品内容为“纬”, 从大量原创作品中遴选了400多件精品佳作汇集成册,全面展现了户县农民画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总体面貌。其中包括反映文化大革命前户县农民画面貌的“初生形态”、 文化大革命中以“政治辙印、丰收畅想、大干精神、多种经营、新风新貌”为主题的“奇葩烂漫”、文化大革命后“百花争艳”的发展图景——“耕织图、丰收歌、五业旺、农家乐、新景观、吉祥图”等,以及新时期的“农民版画”、“农民国画、油画”、“园丁佳作”等。同时,画册还对户县农民画的100名骨干作者和5名园丁作了简介,从画作和画家两个方面完整梳理了户县农民画50年来的发展历程。  

    总体而言,《中国户县农民画》选编视角独特、标准公允,分门别类精心编排,充分展示了户县农民画的创作成果和艺术风采,熔学术性、观赏性和文献性于一炉。画册将对户县农民画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扩大影响产生积极的作用,为中国农民画、乃至世界美术研究提供了一部极具参考、研究价值的鲜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