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央广网、《人大之声》、华商报分别采访张燕研究员、吴刚研究员、赖作莲副研究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媒体聚焦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资讯 - 媒体聚焦
西部网、央广网、《人大之声》、华商报分别采访张燕研究员、吴刚研究员、赖作莲副研究员
发布时间:2021-08-30         来源:宣传信息中心    访问量:9356次  分享到:

“着我旧时裳”之风兴起 西安“汉服热”现象观察

西部网 2021-07-05

7月的西安,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齐腰襦裙、琵琶飞袖、点绛红唇……越来越多的人身穿汉服出现在大街小巷、公园景区或是网红打卡地。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传承至今,汉服已经成为如影随形的文化印记。当复古风开始流行,加上社交媒体的宣扬,汉服圈的队伍不断扩大,成了无数人追捧的新时尚。从B站上up主的强势“安利”,到近几年“华服节”的风靡,汉服正在不断“出圈”。

“抖音618好物节”数据发布西安人最爱买汉服

在大家普遍的认知中,汉服就是汉代的衣物。其实不然,那么何为汉服呢?所谓"汉服",其实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总称,并不单指汉朝服饰,而是指汉民族传统服装,包含的朝代从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一直延续到明末清初,其中又以汉、唐为主流。

西安作为周秦汉唐文化的聚集地,也被称为“对汉服最友好的城市”,穿上汉服去大唐不夜城打卡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流行。近日,“抖音618好物节”数据报告发布,报告中显示,西安是在好物节中购买汉服最多的城市。

随着汉服的不断“出圈”,围绕汉服的相关企业也迎来井喷式的增长。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西安的汉服相关企业数量有102家,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二。企业数量与排名第一的武汉仅差1家。放眼全国,根据最新预测数据,2021年中国汉服爱好者人数将达到689万,较上一年增长33.5%,汉服市场规模即将突破百亿级。

汉服热带来新商机 正品山寨难分辨

随着汉服爱好者群体的不断扩大,线上线下的汉服店铺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另一方面,随着《长安十二时辰》、《长歌行》等古装剧的热播,为汉服热推波助澜,汉服市场可谓潜力无穷,成为不可小视的商机。

但与此同时,火热的汉服市场也滋生了山寨现象频发等现象。有从业者表示,由于缺乏知识产权和维权经验,再加上山寨比正品更便宜、成衣速度更快等原因,“正品反而比不过山寨”。

“汉服圈这几年发展速度很快,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各种品牌、店铺也越来越多,上新也越来越快,但各种盗版山寨现象也越来越多。” 西安某汉服社负责人“苏盈袖”说道,她2018年进入汉服圈,目前已经购买了十余套汉服。

“正品和山寨虽然乍一看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仔细看的话还是不一样的,正品的配色、花纹、面料都更加精致一点,穿上身也更加的合身”。“苏盈袖”认为,每一件正品汉服都需要受到保护,“我们圈内会互相提醒大家哪些是山寨店铺,避免大家买到山寨汉服” 。

专家观点:汉服热了,但不能任其野蛮生长

“汉服热升温,已经逐渐从舞台走向街头,从青年人走向小孩,这是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是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陕西省社科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张燕说道。

对于汉服行业乱象,张燕建议:“要治理行业乱象,维护汉服产业良好秩序,商家要树立版权意识,主动申请原创保护,及时进行商标注册,申请作品登记证书,寻求著作权上的保护。还要树立法律意识,必要时要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权。汉服行业也可自发建立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则,引导汉服产业链向好发展。”

张燕还建议,必要时政府应适当进行引导,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汉服市场的监管,保护原创者的版权,对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依法予以惩治。


【解读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系列报道一】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将是怎样的一个“公园”

  2021-07-07 央广网

编者按:

      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表示,要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20年10月29日,中央正式提出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在此背景下,陕西在2021年6月中旬公布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保护规划征求意见稿》,紧密结合国家要求,为把黄河建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抓好落实,奉献陕西的力量与担当。

央广网西安7月7日消息 根据规划,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范围包括西安市(含西咸新区)、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全境及商洛市洛南县、商州区、丹凤县,共82个县(市、区),国土面积约14.3万平方公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规划期是2021-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5 年。

公开报道显示,从2020年12月到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已经多次组织召开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研讨会和推进会;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召开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编制启动会;6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山东济南组织召开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沿黄9省(自治区)的相关负责人分别在会上介绍了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未来,随着国家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将是怎样的一个“公园”,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深挖内涵 这个国家级文化公园意义厚重

黄河,流经青海、陕西等9个省区,自走出青藏高原汇入渤海,九曲十八弯。几千年来,保护和开发利用黄河资源的脚步从未停歇,如今,“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成为沿黄群众的共同期盼,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就。

值得思考的是,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是党和国家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陕西如何紧抓这又一国家重大战略机遇?

陕西省社科院文化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认为,沿黄古都文化、黄河山水文化和黄河治理文化将随着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陕西应当主动对接、积极作为,深挖陕西文化、旅游、经济等方面的内涵与潜力,通过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黄河生态保护,让黄河陕西段成为陕西人民的幸福河。

黄河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前提。

一位从事文旅研究的业内人士分析,深度对接关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发展机遇,通过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加强陕西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这将是推动陕西发展的又一国家重大战略机遇。

“规划形成了集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的一体化工作机制,这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在陕西的落地实践提供了扎实的依据。”长安大学长安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栋昌表示,值得期待的是,规划将为陕西进一步讲好陕西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坚定文化自信、奋力谱写好文化领域追赶超越新篇章等文化故事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

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有利于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全面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规划要求,要挖掘和阐述陕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和黄河文化摇篮的文化价值,做好生态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根脉文化、都城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黄土文化、长城文化的保护和弘扬。

深入挖掘陕西黄河流域文化内涵,梳理黄河文脉体系,关键在于突出关中文化在黄河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强化周秦汉唐文明的核心传承地,凸显陕西黄河文化的根源性、延续性和融合性,敢于担当、率先作为,努力打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核心区。

黄河流域是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集聚地。

规划要求,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凸显“圣地延安”红色文化影响力,建设中国革命精神标识地。围绕黄土高原、秦岭中央水塔等自然资源,严格保护自然生态,建设中华地理自然标识地。推动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标识体系再扩容,打造中华民族培根铸魂的文化标识集群。

“一廊两地四带多园”多角度展示 内容丰富 

据介绍,该规划以陕西黄河流域文物及文化资源分布、山形水势为基础,结合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需求,构建“一廊两地四带多园”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格局。

“一廊”即黄河文化保护展示传承廊道。依托黄河干流的自然生态资源、文化遗产和红色革命文化等资源,以沿黄观光公路为主轴,串联沿线文化遗产、水利遗产、农业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等资源,打造北起榆林,途经延安、韩城,南至渭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保护展示传承廊道。

众所周知,陕西拥有两大文化高地即关中文化高地、红色文化高地。关中文化高地以西安为中心,整合利用宝鸡、咸阳、渭南等城市的文化遗产和文旅资源,依托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战略优势,展现周秦汉唐文化遗存的完整序列,凸显华夏文明起源的主体地位,打造具有根源性、代表性、延续性和融合性的关中文化高地;红色革命高地以延安为中心,依托陕北红色文化资源,弘扬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革命精神,高质量发展红色文化及相关产业,打造陕北红色文化高地,持续引领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大格局。

规划中所说的“四带”是指渭河文化带、红色文化带、秦岭生态文化带、边塞文化带。

渭河文化带依托渭河两岸的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串联宝鸡、咸阳、杨凌、西安、渭南,辐射铜川、韩城,形成关中文化、丝路文化、古都文化交融带,打造集遗址展示、民俗体验、农耕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体验带。红色文化带整合延安、榆林、西安、渭南、铜川等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与旅游休闲、研学教育、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红色文化带;秦岭生态文化带推动秦岭生态和历史文化空间的立体化保护,凸显秦岭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打造秦岭生态文化带;

边塞文化带以榆林为中心,加强对统万城遗址等典型性边塞文物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协同秦直道、秦长城、隋长城、明长城等线性文化遗产,打造边塞文化带。

此外,以黄帝陵人文初祖展示园、西安都城遗址展示园、宝鸡周秦文化展示园、石峁遗址文明起源展示园、汉唐帝陵文化展示园、壶口-龙门峡谷景观展示园、华山-三河口-潼关山河雄关展示园、韩城-合阳民俗文化展示园丹凤会馆文化展示园等“多园”,也将释放强大的文化活力。

记者从规划中还了解到,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成后将形成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核心区、黄河流域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集聚地、黄河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华文化的传播展示窗口、黄河流域文化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区。

未来,“一廊两地四带多园”将成为展示黄河文化的一个个精彩的窗口,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窗口,让文化活起来、实起来,助力陕西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让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成为带动相关区域富起来的有力抓手。

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刚认为,规划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沿黄省区市生态环境保护、文旅融合、康养产业联动、交通信息互联进入规划指引、定向施策的新阶段,这将有助于陕西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先行先试 这个文旅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责任重大

记者从规划中了解到,整合陕西黄河流域文化资源,以黄河干流为主轴,重点发展秦晋峡谷、黄河蛇曲(乾坤湾)、壶口瀑布、洽川湿地等自然景观富集地。鼓励探索黄河流域文旅融合发展新思路、新模式、新举措,开展先行先试,彰显惠泽民生的文化价值。

以关中文化和红色文化为特色,强化西安、延安作为黄河流域文化和旅游中心城市地位,夯实宝鸡、咸阳、渭南、榆林、铜川等作为黄河流域文化和旅游重点城市地位,形成集文旅产业集群、公共服务设施、新兴业态等内容于一体的文旅融合发展体系。

以“中华根脉、文化陕西”为统领,统筹利用“一带一路”倡议、西部大开发、关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等资源,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大省优势,拓展渠道平台,创新形式手段,通过借筒传声、借船出海,讲好中国故事、陕西故事、丝路故事,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增强文化走出去实效,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推动陕西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展示窗口。

同时,深度挖掘黄河文化底蕴,统筹陕西省历史文化、自然景观资源,以文化主题展示为引领,完善文化旅游产品业态,促进文化资源联动发展,培育具有陕西特色的黄河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推动“黄河文化旅游+”,促进黄河文化旅游与城镇化、乡村振兴、革命老区振兴、生态保护、运动康养、教育培训等跨界融合发展。

规划要求,以文旅融合为导向,整合黄河流域自然生态与周秦汉唐文化旅游资源,培育文旅融合产品体系,提升文化旅游供给质量,策划文旅融合经典线路,塑造文旅融合知名品牌,在陕西打造黄河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从长远来看,规划的实施,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非一日之功。”张燕认为,短期来看,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预期建设目标的实现,助推黄河流域文化经济协同发展,文旅深度融合是突破口之一。借助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陕西应当抓住国家给予的有利机遇,助力陕西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陕西文化旅游的进一步繁荣。靠河“吃”河,借助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东风,陕西将行稳致远,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贡献陕西力量。


【解读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系列报道二】抓机遇!这个公园用“黄河+” 破解陕西“因河致富”密码

央广网 2021-07-09 

编者按:

  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表示,要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20年10月29日,中央正式提出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在此背景下,陕西在2021年6月中旬公布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保护规划征求意见稿》,紧密结合国家要求,为把黄河建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抓好落实,奉献陕西的力量与担当。

  央广网西安7月9日消息 翻开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的规划版图,共82个县(市、区)涉及其中,占全省区县数量的75.9%,公园规划国土面积约14.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区域面积的69.5%。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的建设对整个陕西来说,面积之大、分量之重、维度之广,不言而喻。

  出圈

  这个国家文化公园对陕西很重要

  在搞清楚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能给陕西带来什么之前,我们必须搞明白什么是国家文化公园?

  国家文化公园是将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实现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功能,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目前,“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的国家文化公园共四个: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几乎囊括了陕西省内大多数的5A景区和红色景区。黄帝陵、兵马俑、法门寺、华山、太白山、黄河壶口瀑布、延安宝塔山等优质景区尽数囊括其中,此外,渭南、铜川、延安、榆林等地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也为这个文化公园增色不少。

  在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刚看来,抓住规划实施契机,发掘好、利用好丰富文物、文化、旅游资源,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将推动黄河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他说,以丰富的文旅资源撬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是带动沿黄地区建立生态屏障,解开致富密码的重头戏。

  破题

  文旅高质量发展陕西这样破题

  囊括如此多的文化旅游景区,面对这个国家级的文化公园,陕西该如何破题?

  挖潜力,让优秀文化做好出圈。首先,构建“一廊两地四带多园”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格局,即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保护展示传承廊道,打造关中文化高地、红色革命高地,构筑渭河文化带、红色文化带、秦岭生态文化带、边塞文化带和建设各具特色的黄河文化展示园。

  另外,规划中陕西明确要求,摸清黄河文物文化资源,坚持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持续改善黄河文物文化资源保存状况,注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整体风貌的管控保护,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扎实推进黄河文化展示场馆建设,全面保护传承黄河文化资源。

  做传承,让非遗资源做好跨界。非遗是展示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陕西明确提出要加强黄河流域非遗的整体性保护。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西安鼓乐、中国皮影戏、陕北剪纸这三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探索社会化保护、创意化开发路径。

  规划中有一个提法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鼓励非遗资源丰富的市(区)、县按照分类推进、特色主导的原则,依托秦腔、仓颉传说、耀州窑陶瓷烧制、炎帝祭典等代表性的非遗资源,申报关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些将成为推动陕西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展示窗口的重要文化元素。

  如何让曲高和寡的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关乎非遗的生命力和持久力。陕西明确要求,鼓励剪纸、脸谱、年画、泥塑等传统美术元素与画廊、餐厅、咖啡馆、酒吧、商场、生活美学馆等现代消费场所有机结合,推动黄河文化融入城乡建设,创作黄河文化主题的公共艺术作品。

  此外,鼓励举办黄河流域非遗文化节、黄河流域非遗旅游商品展暨创新设计大赛。打造以中国剪纸、中国皮影等为代表的特色工艺品牌,培育西安鼓乐、华阴老腔与现代音乐结合的特色演艺品牌,推广黄帝陵祭典、炎帝祭典等为代表的寻根问祖节庆品牌,并推动黄河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推广。

  非遗如何做?和很多文化产品一样,人很重要,关键的少数人更重要。陕西要求要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鼓励黄河流域非遗传承人跨界交流与合作,鼓励非遗机构与高校合作,鼓励支持依托黄河流域现有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文化馆,增设黄河文化展陈专题内容,打造彰显黄河文化的特色展览馆体系。

  支持延安建设中国革命博物馆之城,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建立黄河文化博物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动黄河流域整体形成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并形成省、市、县、镇四级特色展览馆体系。

  文件明确要求,要推动“黄河+”系列融合,黄河+中华文明旅游、黄河+自然风光旅游、黄河+红色教育旅游、黄河+特色乡村旅游等。   

  长安大学长安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栋昌认为,守好生态底线是打好“黄河+”系列融合牌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让群众“因河致富”的重要基础。

  金栋昌坦言,传承黄河文化基因的关键在于摸清黄河文化资源的家底,这也是推动黄河文化资源得到有序保护和利用,推动黄河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全域形成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最大“合力”。

  形成“合力”,首要任务是建成黄河流域三色旅游风景道。围绕黄河干流和渭河,打造一纵一横两条蓝色水系旅游风景道。围绕榆林长城边塞古迹、渭北汉唐帝陵、丝绸之路等,打造自北向南的三条紫色文化旅游风景道。围绕秦直道起点段、旬邑段、延安段以及渭北山体和周边资源,打造一纵一横两条绿色生态旅游风景道。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规划实施中,提升沿黄观光公路等级,解决沿黄公路不沿黄的问题,应着重考虑。

  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优化旅游中转设施建设,强化与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的无缝衔接。推进骑行绿道、游步道等复合型旅游道路建设,打造融交通、文化、体验、游憩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

  提升

  数字化助推陕西抢占新机遇

  目前,国家公布的四大文化公园中,三个国家文化公园与陕西密切相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率先规划,不久或将启动建设。

  其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包括战国、秦、汉长城及其他朝代具备长城特征的防御体系。主要涉及陕西的榆林、延安两地。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中央红军)长征线路为主,兼顾红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长征线路。再加上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三大国家文化公园汇聚陕西,将为陕西带来什么,陕西又如何抓住机遇?

  在陕西省社科院文化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看来,三大国家公园齐聚陕西将提升文旅资源的整合力度,有利于陕西文化资源提升包装,更好地走出去。

  吴刚则认为,加速推进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同文旅、康养、绿色等资源要素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消费,集聚发展新动能、新引擎是第一步,主动对接沿黄省区市发展战略,扩大科技、人才、数据、产能合作,打造沿黄“双循环”样板区是发展目标之一。

  陕西大部分地区属于黄河流域,属于黄河文明的核心地带,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资源和自然风光资源,旅游资源优质,属于自然资源与厚重的文化资源搭配比较恰当的类型。另外,陕西北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也是属于比较难得的文化资源。

  好资源、稀有资源、独有资源......如何用得好、抓得住、能升级,数字化等科技手段或可一试。

  “支持黄河干流区域以沿黄观光公路为主轴,创建智慧旅游示范样板,并打造线上文化产品。”张燕建议,规划实施期间,加强科技、创意应用,打造黄河文化和旅游带新形象,围绕黄河本体、黄河文化、石窟建筑、瀑布河流等相关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旅游、科考旅游等不同类型的主题旅游线路。推动AI、AR、VR、全息、大数据等多种技术与黄河沿线自然和文化资源融合。

  规划中,陕西提出加快5G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黄河文化公园建设保护中的应用,实现资源保护数字化、经营管理智能化、产业整合网络化,全面提升陕西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数字化水平。

  一方面充分运用5G、全息影像、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手段,提高数字技术在重点博物馆、非遗展览馆、剧院、文化馆、旅游景区的应用率。另一方面,培育一批以黄河为主题的数字文化产品,开发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化体验等数字黄河系列产品。

  同时,搭建“智游黄河”旅游体系,建设“1+3+4”架构的黄河智慧旅游综合平台,推动旅游景区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推动基础设施等设施智慧化建设,全面提升黄河文化公园的智慧化管理服务水平。(记者张伟 舒隆焕 刘昱)


陕西旅游摁下暂停键 多家文旅场所再次开启“云游览”

西部网 2021-08-13 

由于近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陕西多处文旅场所宣布暂停对外开放,陕西文旅行业发展再次按下“暂停键”。

文旅行业再次按下暂停键多家文旅场所关闭

从7月30日开始,秦始皇帝陵兵马俑、西安钟鼓楼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室内博物馆,黄帝陵、壶口瀑布、白鹿原影视城、翠华山、朱雀森林公园、秦岭野生动物园等室外开放性景区,乐华城、华夏文旅、欢乐谷等主题乐园连续宣布暂时闭园,《长恨歌》、《12·12》、梦幻秦岭光影秀等演出宣布暂停售票。

据统计,截至目前,陕西502家A级景区已暂时关闭111家。1579个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中已有785个暂停开放。各文艺院团取消演出1652场次,推迟演出1942场次。

多家文旅场所再次开启“云游览”

疫情之下,“云旅游”再次成了文旅行业的热词,在游客无法去景区听导游面对面讲解的时候,许多景区为了弥补流失的人气,开始利用“云端”开启数字化云游览,让游客通过直播、全景地图等线上方式“零距离”游览景区。游客还可以通过各景区的小程序,定制景区虚拟导游、景点在线解说等服务,在不同场景下,小程序还能提供网购等服务。

想象一下,热门景区只有你一人参观,纵览全景,再也不用忍受“人挤人”的烦恼,是不是爽到飞起?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云旅游”服务,就把这一想法变成了现实。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官方微信推出“平天下——秦的统一”展览。

8月9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官方微信推出了“数字展示”栏目,该栏目目前包括“全景兵马俑”“线上展览”“精彩视频”“互动游戏”“官方商城”五大内容板块供游客选择,让游客足不出户,便可全景看秦俑。

其中,“全景兵马俑”板块通过浏览兵马俑360°超清全景图,将兵马俑数千张图片拼接形成室内全景图,公众可通过电脑或手机进入全景兵马俑板块参观;大型展览“平天下——秦的统一”变为线上“云”展览,利用数字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构建虚拟大型秦文化展,建成文物知识服务系统和秦历史文化虚拟展览,为文物爱好者提供在博物馆现场也无法实现的观赏体验。

记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全景兵马俑”板块,通过指尖放大可以清晰地看到秦兵马俑身上盔甲的纹路;打开“数字秦陵”板块,查询到了博物馆开放时间、规划线路、线上购票、使用智慧导览、语音解读等服务;每到一处,还可以在小程序里聆听文物讲解,整个流程下来,十分的快捷方便。

西安翠华山旅游景区推出“全景720”VR游览。

除此之外,西安翠华山旅游景区、华清宫景区、陕西壶口瀑布景区、白鹿原影视城等景区都推出了全景地图,让游客足不出户便可感受一场720°VR“云游”之旅;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等博物馆也开通了线上展览,让游客在线上也能感知历史文明。

“云游览”优势明显 需要升级配套措施

“数字化‘云游览’在非常时期具有明显的优势,为文旅行业打开了一扇窗。”陕西省社科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张燕表示,数字化“云游览”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的优势,能够为景区打通线上业务,引入流量、积累“粉丝”,是游客在非常时期无法亲临景区的一种辅助措施,但并不能取代实地游。

张燕还表示,如何做好线上“云旅游”的内容展示,以及线下实地游的产品供给和服务配套,从而全面优化升级旅游体验,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是目前各景区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网络走红让景点标签化 持续“破圈”关键在产品质量

《华商报》2021-08-15 A7版 华商·国际

近日,西安一旅游博主发布名为《西安出发1.5小时住进风景里》的短视频,发布12小时播放量超过100万,引来众多网友留言私信咨询,还有人第二天就开车到达视频中的景点。但随着热度的不断提升,该景点饭菜不好、潮湿、收费贵、虫子多等负面评价不断增加,甚至被有的网友评论成为“小型翻车现场”。
   近年来,伴随短视频平台和开放性社交平台的崛起,在造就一批“网红景点”的同时,部分网红景点“昙花一现”和“翻车”的现象也不少。面对网络走红,是景区经营者和游客都需要理性看待的一件事。
  轻轨穿楼 粉色沙滩 天空之境
  从初代到现在 网红景点体质各异

   2017年,永兴坊摔碗酒爆红,客人喝完碗里的米酒后将瓷碗摔碎,一饮而尽的豪气加上摔碗的阵势,再配上旁边工作人员一声声“碎碎平安”,引来无数男女老少前来打卡拍视频。重庆李子坝轻轨站因为社交平台的视频和照片也成为网红景点,因其“空中列车穿楼而过”成为“网红车站”。而青海茶卡盐湖因为网络走红,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称呼“天空之境”,蓝天白云倒映在湖面,分不清湖和天,非常梦幻。华山长空栈道因为险峻也在网上具有十分高的人气,游客身上挂着安全绳,身体紧贴悬崖脚踩木板,下面就是万丈悬崖,正是因为这无与伦比的惊险,迎来世界各地游客前来感受、挑战和打卡。
   从初代网红景点到现在,不难发现这些在网络走红的景点都带有独特的“易红”体质。短视频导演及旅行摄影师“小虎牙”表示:“我去过挺多因网络而火的景点,有城市型的,也有自然型的。这些景点整体感受都不错,首先,我是选择了一个人少的时间到达,有一个比较好的体验感;其次,这些景点有网红潜质且没有违背本身的属性,比如李子坝轻轨站的交通属性,大唐不夜城感受大唐盛景的属性。”
  照片和“照骗”
  网红景点分化买家秀和卖家秀

   网红景点在流量及算法的加持下不断被放大和传播,吸引大批游客和网友慕名前往。数据显示,2020年五一假期重庆洪崖洞日均游客接待量破8万人次。成都秀丽东方日均游客接待量近5万人次。2020年国庆中秋假期,大唐不夜城共接待游客264.73万人次。
   随着走红,部分网红景点却出现“昙花一现”或者“翻车”现象,出现了买家秀和卖家秀的严重不同。有网友吐槽,“茶卡盐湖宣传照太美了,到了现场才发现到处是游客留下的垃圾,照片全部靠后期处理。”福建漳州鱼骨沙洲、云南抚仙湖粉红沙滩也都被吐槽,有去过的人表示,“好看的视角也是需要无人机拍摄,一般游客怎么能看到,而且照片都被滤镜美化和调色过,和实际情况不同。”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张燕分析,多数旅游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有限,在社交平台看别人的攻略视频,也就容易发生复制旅行行为,旅游消费者的多种叠加心理作用是现象级网红旅游目的地出现的催化剂。
   张燕表示,大多数网红景区依靠的都是优良的旅游资源与良好的公共服务设施。部分以营利为目的炒作宣传、名不副实的景区景点,会瞬间“翻车”与衰落,难逃“见光死”的命运。

  游客避免“买家秀”
  多看多查 选对时间天气很重要

   针对买家秀、“照骗”被吐槽,“小虎牙”表示:“确实有很多照片与实景实物不符的情况,这需要客观看待。首先很多博主的照片好看,是因为他选择了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光线、好看的角度、精致的穿搭等,才造就了照片好看,这是有成因的。但是普通游客过去,也许是在天气不好的时候,也许是在人最多的时候,造成的印象就没那么好了。作为一个摄影师,我遵循的是轻微的P图是可以的,但是不能过度,最好的照片是还原出最真实的样子。”
   西安广播电视台资讯广播主持人、知名旅游博主张钊表示,摄影师拍的照片没有后期加工,只是因为角度和光线不同,这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是后期修图很夸张,则是不能接受的。
   如何避免“翻车”,张钊建议,在旅行前要搞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比如只想追热点打卡拍照,那去网红景点就没问题。如果想要到当地感受氛围慢旅游,还是要慎重选择。
   “小虎牙”也建议大家,出游前需要多查询一些资料,不要听信一家之言。同时,想要看最美的风景,要在合适的时间去合适的地方,这也需要多做一些准备。
  只有打造地方特色产品
  才能充分彰显品牌形象

   网络走红让景点标签化,但是持续“破圈”的关键在于打造高质量产品、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舞剧《长恨歌》被誉为中国最美舞剧,至今演出超过3800场,2019年中国旅游实景演艺总盘18亿元,而《长恨歌》为1.82亿元,占1/10。对此,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姚新垣表示,让华清宫这个传统景区年轻化,就要在保持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不断接纳新事物,持续创新文化内容和表达方式。景区建立文化自信、品牌自信,并且打造高质量产品才是王道。
   张燕强调,景区景点宣传必须实事求是,要完善相应配套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延伸产业链,化流量为消费。只有打造不可复制的地方特色产品、活动,提高质量,才能让景区景点品牌形象充分彰显。 


深解读!陕西首家“两山银行”将为乡村振兴带来哪些启示

央广网 2021-08-22 

2021年以来,乡村振兴成为了社会热词,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盘活资源推动乡村振兴,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陕西在做着不懈探索。8月15日,陕西省首家“两山银行”在汉中市留坝县揭牌成立,这是当地将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盘活,从而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一次有益实践,也是陕西省进一步拓宽“两山”转化通道的新尝试。

什么是“两山银行” 能为欠发达地区带来什么

“两山银行”通俗点可以理解为,一个围绕自然资源进行管理整合、转换提升、市场化交易和可持续运营的平台。“两山银行”借鉴了银行分散式输入、集中式输出模式,独特之处在于,“两山银行”存入的是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通过计价、交易、融资,将生态产品转化为一定的经济收益,最终实现“两山”转化。

记者从留坝县了解到,作为陕西省“两山银行”试点县,留坝县“两山银行”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由该县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公司牵头成立,重点围绕“四养一林一旅游”(即养猪、养鸡、养菌、养蜂、种植中药材和发展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对需要集中保护开发的耕地、林地、湿地以及可供集中经营的村落、集镇、闲置农村宅基地、闲置农房、集体资产、国有闲置资产等碎片化资源资产,经摸底、确权、评估后,由“两山银行”平台选择合适标的,通过整合提升后推向市场,引入合适的社会资本和运营管理方,实现生态资源向资产、资本的高水平转化。

“两山银行”可转化资源包括留坝县全县范围内的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及适合集中经营的农村宅基地、集体经营性用地、农房、古村、古镇、老街等。

为了加强对“两山银行”的领导,目前,留坝县已成立“两山银行”试点建设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担任第一组长,对县域内生态资源资产进行全面梳理,已梳理闲置国有土地及房产63处、闲置集体土地14处、农户腾退房10处、待开发旅游资源11处,并制作VR实景平台,全方位展示资源情况。

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两山银行”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东部地区“两山银行”不断兴起,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这种模式能否更好地适应陕西各地实际情况、能否因地制宜更值得思索。

从资源整合方面来看,“两山银行”的推行将闲置农村宅基地、闲置农房、集体资产等“沉睡”的乡村资源盘活,交由“两山银行”统一经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生态资源向资产、资本的高水平转化。

按照实施方案,留坝县将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开展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做好集体资产折股量化,推进集体资产股权占有、收益、抵押、担保、继承、有偿退出等权能实现和利益兑现,并探索林业资源碳汇项目,实现全县优质林业资源的有效价值转化。

留坝县“两山银行”试点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王大伟介绍,“两山银行”是一个为生态资源和社会资本提供对接端口的平台,类似的生态资源在不同县域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占权重也不尽相同。

王大伟介绍,在“两山银行”落地运营的过程中,留坝县将利用更高效、更灵活的平台和模式,对原有以文旅产业链和食药产业链为主的生态产业链进行提质升级,提高生态价值转换效率,提升生态转换效益,切实做好项目策划、招商引资和监管服务,确保促进群众增收的同时,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取之于生态用之于生态。

另外,8月20日,陕西略阳县在借鉴浙江安吉的成功经验后成立了“两山银行”,第一轮摸排各类可开发利用生态资源资产共38个,1.2万亩,目前已通过云招商的方式,达成中药材、民宿开发项目三个。

“两山银行”能给陕西乡村振兴带来哪些变局

对留坝当地农户来说,由政府和企业牵头整合、优化、提升闲置资源,并在市场上交易,避免农户“单打独斗”,在降低成本和风险中获取固定收益,在家门口实现增富创收。

近年来,陕西留坝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构建以“留坝香菇”“留坝蜂蜜”“留坝西洋参”等核心品牌为主的地域特色公用品牌体系,建立生态产品展示发布中心。此外,留坝当地在农村积极盘活乡村资源,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盘活,大力引入社会工商资本和市场专业人才,重点围绕文化旅游、绿色食药产业链,加大与央企、地方国企、有实力的民企合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推动乡村振兴。

采访中,留坝有干部表示,“两山银行”的推进将吸引不少资金注入当地,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推力,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破解乡村振兴资金短缺这一难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符合留坝的发展实际。

记者从留坝县了解到,根据规划,到2021年底,在清查资源、整合数据的基础上,搭建信息数据库管理平台,实现全县各类自然资源的信息整合与统一管理,形成留坝县生态资源清单、产权清单、项目清单,并建立全县生态资源资产保护、开发、监管全过程的工作机制。

留坝县“两山银行”试点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人员介绍,在新平台新政策的引领支持下,能够提升生态价值转换效率;其次通过平台整合后的项目竞争力和吸引力将大幅提升,完全有别于从前的零零散散、单打独斗的局面;再次通过“两山银行”平台,生态资源持有人和投资人与金融机构的对接渠道将更加畅通,项目成交率大幅提升将直接促进群众增收。

根据留坝县相关规划,到2022年,县级“两山银行”运作体系功能完备、运转顺畅、成效显著,配套的服务体系、制度体系、治理体系基本成熟,形成全县生态资源高水平保护、高质量经营的格局,形成生态资源变资产、资本的“留坝模式”。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赖作莲认为,“两山银行”将有效地助推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两山银行”构建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实现机制,也盘活了乡村的资源,为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振兴带来了可借鉴的发展模式。陕西构建“两山银行”的优势在于生态资源丰富,可存入“两山银行”的生态资源众多,有利于形成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生态产品。而生态资源存入“两山银行”只是第一步,让生态资源、生态产品在市场流通起来,并实现溢价,让生态资源高质量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才是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引进资本将对县城带来一定经济利益的同时,在盘活、开发农村闲置资源的过程中要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留坝县要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原则,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适度整合、优化、提升生态资源,探索集约化、高水平生态资源开发模式。

他山之石 东部地区的“两山银行”有哪些答案可抄

目前,山东临沂、浙江安吉、安徽宣城等地已成立“两山银行”,陕西“两山银行”试点工作起步晚,或能从中“他山之石”的经验中寻找到“攻玉”的钥匙。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各地“两山银行”在整合现有资源、市场化推进这一共同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各乡村发展的特色和规划,针对性地推出相应的落实方案。

在生态资源收储、评估阶段,多数“两山银行”进行标准化集中收储,将碎片化的资源成规模,再由专业机构进行评估,最后将收储的资源定向化的分类开发。开发的方向主要分为发展农业产业项目,打造、完善文旅项目,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等方面。

以全国率先推行“两山银行”的浙江为例,不少县(区)对各村特色生态资源、文化产品、旅游景点进行整体谋划、包装。有的推进国家公园承包地和房屋地役权改革,推出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相应开发出“富鱼相伴贷”“民宿贷”等金融产品。有的村落把原先的养猪场打造为旅游景区,拉动当地乡村旅游;有的村落通过宅基地活权改革,盘活闲置农房,吸引高端民宿投资近亿元;有的将废弃钢棚改造成农场,发展农业种植。

2020年9月,浙江省常山县开始实体化运作“两山银行”,对县域内碎片化资源资产进行摸底、确权、评估后,统一收储打包入市变现。

“两山银行”将农村闲置抛荒或低效利用的“山水林田湖草地房矿”进行标准化集中收储,使碎片化资源成规模。比如农房原则上5栋以上且相对连片、宅基地原则上5000平方米以上且相对连片、山塘水库须库容5万立方米以上的可纳入存储,胡柚、油茶林等经济林原则上100亩以上可纳入存储。

据媒体报道,常山“两山银行”已累计授信5756万元,撬动资金投资1.1亿元,转化资源总量价值11.3亿元。常山“两山银行”以农业产业投资银行、生态资源储蓄银行、低效资产招商银行、文化资源开发银行、有偿权项变现银行“五大行”为目标定位,搭建了资源集聚、资产交易、信用担保、招商对接、农业投资、生态补偿“六大平台”,完善村级合作组织、评估机构、担保机构等十大支撑体系,全面摸清生态资源“家底”。

东部地区“两山银行”先行先试,凸显出全流程革新、量身定制产品、加入数字化技术、经验可推广可复制等特点。例如浙江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发展传统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模式。将古村落保护与旅游相结合,带动村民增收。据了解,浙江已有200多个古村落采取这种产业发展模式。

“两山银行”高歌猛进之余也需有风险意识

对于小县留坝而言,在陕西率先推行“两山银行”是一次改革的创举,值得肯定与鼓励。作为一项新事物,在看到其光明前景的同时政府部门更需有风险意识,未雨绸缪,将风险和以后可能存在的问题考虑在前头。

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陕西市场主体数量及活跃度存在差距。赖作莲建议,“两山银行”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明确各类生态资源的权属关系,农村集体资产中存在着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将影响“两山银行”的运营。此外,“两山银行”还可与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加强合作,通过实施和完善有偿出让、回购、竞价等一系列市场化配置手段,推动碳达峰碳中和。

目前,陕西“两山银行”处于起步阶段,留坝县也从构建专业运营体系、健全服务体系、实行配套改革、生态产品价值等方面做出规划。留坝县“两山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留坝县将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健全规章制度、明确生态资源入库标准,对优质生态资源进行摸排筛选、评估入库、整合打包、策划包装、推向市场,力争2022年底前形成批量成交项目。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认为,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应由当地政府严格把控,所有的自然资源开发要在相关政策红线以内,且政府部门要对运营主体公司和各个投资方进行限权和监管。此外,“两山银行”的实施方案应该完善后期经营效益的评估以及对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反哺规定,以确保当地自然资源和群众利益不受损。

采访中有专家表示,近些年在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资金、人才流向乡村,这对资金匮乏的乡村来说无疑是件好事。而“两山银行”作为新事物需要政府部门在投资开发过程中严格把控,警觉对乡村的过度开发与不良建设项目,因地制宜、适度开发,做到理性开发、适度索取。

此外,在乡村振兴中既要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要顾及当地群众的需求。从政策的可持续角度出发,一张蓝图持久绘,尤其避免在投资失败后将“烂摊子”留给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现象出现。地方政府在推动县域发展、乡村振兴的路上要遵循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利益,考虑地方发展的承载能力,让乡村振兴更有活力。


陕西应防范“旅游资源依赖症” 加快创新 打造文旅IP

华商报 2021-08-22 A7版 华商·资讯

刚过去的七夕节,河南卫视推出的《七夕奇妙游》节目又火了。黄昏降临的龙门石窟前,飞天小姐姐衣裙摇曳、从天而降,在半空中幻化出众多分身,怀抱着各类古典乐器来了一段精彩绝伦的飞天舞。舞至一半、5G+AR、全息投影下,时光大门打开,一群金刚小哥哥出现,和飞天小姐姐们共同形成刚柔并济之美。优美的舞蹈、精致的造型,与石窟融为一体,让人惊艳不已。
   从春晚的《唐宫夜宴》到端午的《洛神水赋》,从沉浸式戏剧主题公园《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到七夕的《龙门金刚》,今年河南文旅多次“霸榜”、频频“出圈”,凭着实力成为观众心中“传统文化担当”,众多网友表示疫情后一定要安排一次河南之旅。
   为何河南文旅会从沉寂到走红,持续出圈的法宝到底是什么?对作为历史文化大省的陕西有哪些借鉴之处?
  从《唐宫夜宴》到《龙门金刚》
  唐文化IP河南走红

   今年春节,河南卫视《唐宫夜宴》在各大春晚的混战中脱颖而出,娇憨可爱的唐俑小姐姐举止灵动,舞姿婀娜,舞尽了大唐盛世的繁华。接着又推出了《元宵奇妙夜》。由唐俑小姐姐带领观众打卡清明上河园、洛阳应天门、登封观星台等河南文化地标。《元宵奇妙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唐宫美人”彻底打响。
   时隔不久,《端午奇妙夜》又成爆款,水下洛神舞《祈》以洛神为原型,飘逸轻盈如仙女下凡,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让人真切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独有的浪漫。
   日前,河南卫视《七夕奇妙游》再次凭借出色的表现,飞天柔美、金刚孔武,惊艳了大众。
   至此,河南的唐文化IP彻底走红,河南也成为网友眼中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去河南看看。”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李令福表示,这是河南精心打造的文旅融合尤其是开发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工程,其成功绝非偶然。
   景域驴妈妈集团副总裁、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创意旅游专委会主任任国才表示,走红最主要的原因是“传统文化现代表达”,一方面深度挖掘和提炼河南历史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充分运用现代声光电以及5G+AR、全息投影等技术,不但给观众带来“视觉的惊艳”,也带来“文化的震撼”。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出圈”,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主线,传统文化是灵魂,现代科技是载体,文化自信是根基。
  文化节目成旅游宣传片
  出圈效应逐步显现

   这一系列节目出圈后,不少河南旅游景点成为新晋网红。据了解,自今年年初以来,河南博物院、隋唐博物馆、开封清明古园成为河南当地拉动旅游收入的三驾马车。这些景点线下游客激增,大都是因为游客热衷于打卡《唐宫夜宴》有关的元素。“莲鹤方壶”“簪花仕女图”以及“唐宫美人”的原型唐三彩女俑最受欢迎。
   郑州因此也成为热门旅游城市。携程发布的《2021端午假期旅行大数据报告》显示,郑州首次入围端午热门前十目的地,河南博物院位居热点目的地榜首。
   “河南春晚里一炮走红的唐俑小姐姐,带着观众从河南博物院出发,‘穿越’游览郑州玉米楼、洛阳应天门/明堂、登封观星台、开封清明上河园等地标性景观建筑,同时欣赏河南特有的国家级非遗:舞蹈、功夫、河南坠子、豫剧等。《元宵奇妙夜》既是一台电视节目,也是一个视觉与艺术融合的河南最新文化旅游宣传片。”任国才指出,由于受新冠疫情和洪涝灾害影响,河南线下旅游增长效应还没有太多显现。相信疫情全面控制后,河南文化的出圈效应会逐步显现。
  陕西VS河南
  文旅融合有资源 成效有待提升

   唐文化IP在河南走红,有网友喊话陕西,唐文化复兴要提上日程了。陕西推进文旅融合有哪些优势,李令福分析,西安是中国古代前半期最繁荣昌盛王朝周秦汉唐的都城,留下了无与伦比的物质与精神文明。
   任国才表示,陕西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数量和质量上在国内各个地区中属于佼佼者,放眼世界也是位列前茅。但是资源不等于产品,产品不等于品牌,品牌也不等于IP。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张燕分析,对比河南历史文化,陕西有十三朝古都留下来的历史遗迹遗址,它们文化等级高、数量多;对比生态资源,河南中原是一马平川的地形,陕西秦岭南北不一的地貌气候更为多元。但在文旅深度融合创新和市场运营上,河南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
   河南VS陕西,文化旅游资源和发展到底如何?据陕西和河南公开数据显示:陕西2019年接待游客7.0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7211.21亿元;河南2019年接待游客9.0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9607.06亿元;陕西2020年接待游客3.5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765.55亿元;河南2020年接待游客5.5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4812.85亿元。
   对此,张燕表示,市场是检验成果的唯一标准,陕西文旅深度融合必须将市场放在首位。

  引进人才 加快创新
  文物要活化 和市场对接

   河南文旅不但在国内引起反响,也已经代表中国惊艳到国外。陕西如何追赶超越?
   任国才分析,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的地方,旅游起步比较容易,但也容易患上“旅游资源依赖症”,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遭遇“天花板”开始走下坡路,这就是“旅游资源陷阱”。建议陕西应该坚持文化自信,深挖地域文化;强化品牌竞争意识,抢占旅游品牌高地;加强旅游自主研发,打造陕西文旅IP;加快现代科技运用,赋能产品更新迭代;全面拥抱互联网,加强网络营销传播。
   张燕表示,成绩是历史,如何创新才是下一步的重点。建议引进高端实践型复合人才,创新思维和产品;文物要活化、和市场对接,让市场来检验;有任务地推出产品,量化指标去约束;市场运营商也需要推陈出新。
   李令福建议,河南力推文化强省建设,著有《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文化的力量》三本著作,让河南挺起精神的脊梁。这对陕西来说也有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重视起来。